再次刷新全球纪录 潍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09%柴油机_旗舰产品_乐鱼vip下载/乐鱼体育平台

全国服务热线:18329589137

  • 再次刷新全球纪录 潍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09%柴油机

    时间: 2024-02-02 14:55:56 |   作者: 旗舰产品

      1月8日上午9点,潍柴动力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09%柴油机发布暨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和“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运作情况座谈会在山东济南举行。

      会上,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潍柴动力董事长,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谭旭光汇报了潍柴动力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09%柴油机科研成果、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和“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运作情况。国际权威检验测试机构德国TV南德意志集团将热效率达到51.09%的认证证书颁发给潍柴。随后,举行了山东重工山东港口首批氢燃料重卡示范运营交付仪式。

      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识,特别是交通运输领域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战场,在这一过程中内燃机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

      热效率是衡量内燃机燃油利用效率的标准,热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节能减排的效果越显著,体现了一个国家柴油机技术总实力的标志,热效率提升也是柴油机诞生125年来全球行业的共同追求。

      2020年9月16日,潍柴动力在济南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0.23%的商业化柴油机,树立了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的新标杆,犹如人类史上首次百米跑进10秒。时隔480天,潍柴动力再次刷新纪录,柴油机本体热效率全球首次达到51.09%,相当于百米赛道上跑进了9秒,逐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内燃机行业的话语权。

      潍柴动力柴油机本体热效率达到51.09%,这是传统动力热效率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同时也为“国七”排放标准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准备。这一技术的应用,将全面实现潍柴动力全系列全领域柴油机引领全球;对推动我们国家传统内燃机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全球内燃机行业具备极其重大的技术引领作用。

      据测算,与市场现有主流产品(平均46%热效率柴油机)相比,51%热效率柴油机可实现油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0%,每年可为我国节油1600万吨,经济效益约1400亿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可减少5000万吨。未来,随着这一顶尖技术在行业大规模应用,必将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在推动传统动力技术突破、低碳升级的同时,潍柴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方向之一。此次,山东重工集团向山东港口集团交付的首批中国重汽氢燃料重型牵引车,配套潍柴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具有动力强悍、绿色环保、安全可靠、高效全勤等特点。

      2021年,潍柴动力牵头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与此同时,科技部与山东省签署“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框架协议,依托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在山东开展氢能多场景示范应用,加快氢能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氢能产业齐鲁样板。

      “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实施以来,在科技部和山东省的全力支持下,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了以潍柴动力为核心,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的创新协同体,加快产业链技术瓶颈突破和产业化落地,成功开发了15-200kW系列化氢燃料电池系统,其中200kW燃料电池系统在2021年10月参加了国家“十三五”科学技术创新成就展;首家开展了极寒环境下的燃料电池车队环境适应性试验,在零下34℃条件下一次起动成功,行业首家实现产品寿命3万小时,引领了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进程。

      基于高可靠性的燃料电池产品,开展了多场景应用示范工作。在氢能园区方面,国内首款大功率集装箱式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首款30kW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在潍坊投入运行;开发了国内首款3吨氢燃料电池叉车,创建零碳排的物流搬运环境。在氢能港口方面,国内首艘80客位氢燃料电池客运船在济南雪野湖成功下水试验,实现零碳排航运;全国首个港口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运营项目在青岛港启动。在氢能高速方面,全国首座高速公路加氢站在淄博投入运营;配套潍柴动力产品的49吨燃料电池重卡在济南泰钢至青岛董家口港区路线kW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中国重汽黄河雪蜡车交付冬奥会,实现了“中国首创、世界领先、完全国产”。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氢进万家”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谭旭光表示,内燃机本体热效率达到51.09%,新能源全面发力、大规模示范应用,潍柴“双擎”驱动,坚定不移实现传统高端动力和新能源动力走在最前,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为国家“双碳”战略开辟了多元化能源转型的新路径。

      多举措落地 治理电视操作复杂和“套娃”收费[详情]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