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炫的80后90后“新农民”;精准喷洒植保机器人除草又护苗;郑州“N+2”扶贫效果好;广西农民这样混搭:甘蔗地里种花生
时间: 2023-09-23 09:01:16 | 作者: 新闻中心
原标题:超炫的80后90后“新农民”;精准喷洒,植保机器人除草又护苗;郑州“N+2”扶贫效果好;广西农民这样混搭:甘蔗地里种花生
2014年,“80后”小伙唐飞从外企辞职,与其他四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来到广州市从化区团星村,从村民手中租来400亩闲置农田,创办了智慧稻田共享平台——艾米农场,成为新时代的“农民”。现在,这支“新农民”队伍已有近60人,全是“80后”“90后”。
年轻人带来了新理念。西塘村“农耕田缘”把55亩稻田分为若干份,以互联网众筹形式预售收成。由于不使用化肥,“农耕田缘”的生态循环种植方法受到认可,即便稻米定价超过14元/斤,订购者依然络绎不绝。(广东农业信息网)
上个月底,山东邹平县明集镇植保机器人代理商韩锋俭,因早前购入的一台设备在完成升级后需要试机,就安排自己的业务员刘坤到玉米地进行喷除草剂作业。
地里的玉米幼苗已长到20一30公分高,而玉米苗两边繁杂的狗尾巴草,则像两道高高的绿篱笼罩着玉米苗。植保机器人在这样杂草与禾苗交错的地里喷洒除草剂,难度很大。
但这事难不倒植保机器人,业务员根据玉米苗垄宽和杂草高度,灵活调整了喷头间距、喷杆高度和喷嘴方向,使药液避开禾苗、对准杂草,实现了精准喷洒。
几天后 ,大部分杂草枯萎,玉米苗则越长越旺盛。韩经理对鲁虹农科售后服务和机器人喷洒除草剂除草的效果十分满意。
2014年,“80后”小伙唐飞从外企辞职,与其他四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来到广州市从化区团星村,从村民手中租来400亩闲置农田,创办了智慧稻田共享平台——艾米农场,成为新时代的“农民”。现在,这支“新农民”队伍已有近60人,全是“80后”“90后”。
年轻人带来了新理念。西塘村“农耕田缘”把55亩稻田分为若干份,以互联网众筹形式预售收成。由于不使用化肥,“农耕田缘”的生态循环种植方法受到认可,即便稻米定价超过14元/斤,订购者依然络绎不绝。(广东农业信息网)
上个月底,山东邹平县明集镇植保机器人代理商韩锋俭,因早前购入的一台设备在完成升级后需要试机,就安排自己的业务员刘坤到玉米地进行喷除草剂作业。
地里的玉米幼苗已长到20一30公分高,而玉米苗两边繁杂的狗尾巴草,则像两道高高的绿篱笼罩着玉米苗。植保机器人在这样杂草与禾苗交错的地里喷洒除草剂,难度很大。
但这事难不倒植保机器人,业务员根据玉米苗垄宽和杂草高度,灵活调整了喷头间距、喷杆高度和喷嘴方向,使药液避开禾苗、对准杂草,实现了精准喷洒。
几天后 ,大部分杂草枯萎,玉米苗则越长越旺盛。韩经理对鲁虹农科售后服务和机器人喷洒除草剂除草的效果十分满意。
●G20农业部长会议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本次会议以“可持续的粮食未来”为主题,围绕土壤健康、农业信息技术、粮食损失和浪费、农业贸易投资、抗生素耐药性等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了《G20农业部长宣言》。(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中国农科院强化与中亚国家的农业科学技术合作。近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率团分别访问了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代表团一行拓展了中国农科院与上述国家农业科研教学机构的合作关系,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2018西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现场签约超125亿元。近日,2018西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暨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在兰州举行。此次活动现场签约金额超过125亿元,其中甘、陕、宁、青四省(区)贫困地区现场签约订单97个,签约金额52.54亿元。(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地方卷》部署培训会在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修订编撰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第二版增设《地方卷》,对各地的“三农”发展新实践、新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为人们寻检查阅、解疑解惑提供权威答案。(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秀山农村电商驶入“快车道”。近日,2018年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召开,重庆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被正式授牌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秀山通过构建三级物流网络,为农村电商发展铺就了“快车道”。 (人民网-重庆频道)
●安徽省夏粮总产321.5亿斤。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安徽省夏粮总产321.5亿斤,比上一年减产7.43亿斤,下降2.26%。其中小麦总产321.49亿斤,比上一年减少7.4亿斤。但由于播种面积增加,夏粮总产位次从上年全国的第4位提高到今年的第3位。(中安在线)
●大理州打造“绿色食品牌”助推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大理州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助推乡村振兴。上半年,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3.70亿元,可比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425元,同比增长9.6%。(大理日报)
●河南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河南省2020年全省粮食产能力争达到650亿公斤,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截至目前,河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6015万亩,粮食产能达到625亿公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的12719元,年均增长8.6%。(河南日报农村版)
●粮食大省迈向高质量发展。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722.74亿斤,继续居全国之冠,仍处于历史高位,属收成较好年份。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描绘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河南日报)
●郑州“N+2”扶贫措施扎实落地。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积极探索实践“N+2”精准扶贫模式,“N”是根据家庭人口数,重点落实教育、医疗、助残等政策;“2”是从危房改造、低保托底、人居环境整治等措施中选择2项以上作为对户措施,为每个贫困村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帮扶计划。(农民日报)
●大庆“农机补贴”每户每年最高补贴15万。近日,《大庆市2018-2020年市辖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发布,即日起至8月31日为市辖区农机购置补贴报名阶段。今年补贴政策全面敞开,每户每年享受补贴资金最高15万元,合作社每年最高可享受200万元补贴。(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浙江省全域旅游迈入“村”时代。随着省域大景区、大花园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浙江全域旅游率先迈入“村”时代。省旅游局数据显示,自去年8月被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后,浙江已有19个市、县(市、区)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浙江农业信息网)
●广西农民这样混搭:甘蔗地里种花生。近日,甘蔗间作花生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广西武宣县禄新镇举行,现场测产显示,新植蔗间作的花生亩产高达146.77公斤。甘蔗间作花生,因花生具有生物固氮作用,能把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肥,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一种高效生态环保的种植方式。(广西日报)
●内蒙古近5年化肥施用量呈现负增长。近日,从内蒙古农牧业厅获悉,近5年全区化肥使用量增幅、增量持续下降。近5年来内蒙古农牧业厅还通过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科学用药三条途径推进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使全区农药使用量波动下降。(人民网)
●常州研发昆虫性信息素产品。日前获悉,常州市经开区一家科技企业研发的昆虫性信息素系列产品,经过多年技术改良,做到了用绿色天然的方式防虫治虫,可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目前,该产品已远销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客户欢迎。(常州日报)
●江西开展含禁用农药“百草枯”专项整治行动。近日,为贯彻落实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含禁用农药“百草枯”的除草剂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相关要求,在省执法总队的统一部署下,江西东乡区农业执法大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含禁用农药“百草枯”专项整治行动。(东乡区农业局)
●G20农业部长会议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本次会议以“可持续的粮食未来”为主题,围绕土壤健康、农业信息技术、粮食损失和浪费、农业贸易投资、抗生素耐药性等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了《G20农业部长宣言》。(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中国农科院强化与中亚国家的农业科学技术合作。近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率团分别访问了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代表团一行拓展了中国农科院与上述国家农业科研教学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2018西北贫穷的地方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现场签约超125亿元。近日,2018西北贫穷的地方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暨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在兰州举行。此次活动现场签约金额超过125亿元,其中甘、陕、宁、青四省(区)贫穷的地方现场签约订单97个,签约金额52.54亿元。(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地方卷》部署培训会在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修订编撰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第二版增设《地方卷》,对各地的“三农”发展新实践、新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为人们寻检查阅、解疑解惑提供权威答案。(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秀山农村电商驶入“快车道”。近日,2018年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召开,重庆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被正式授牌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秀山通过构建三级物流网络,为农村电商发展铺就了“快车道”。 (人民网-重庆频道)
●安徽省夏粮总产321.5亿斤。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安徽省夏粮总产321.5亿斤,比上一年减产7.43亿斤,下降2.26%。其中小麦总产321.49亿斤,比上一年减少7.4亿斤。但由于播种面积增加,夏粮总产位次从上年全国的第4位提高到今年的第3位。(中安在线)
●大理州打造“绿色食品牌”助推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大理州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助推乡村振兴。上半年,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3.70亿元,可比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425元,同比增长9.6%。(大理日报)
●河南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河南省2020年全省粮食产能力争达到650亿公斤,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截至目前,河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6015万亩,粮食产能达到625亿公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的12719元,年均增长8.6%。(河南日报农村版)
●粮食大省迈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722.74亿斤,继续居全国之冠,仍处于历史高位,属收成较好年份。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更看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更看重绿色可持续发展,描绘出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蓝图。(河南日报)
●郑州“N+2”扶贫措施扎实落地。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积极探索实践“N+2”精准扶贫模式,“N”是根据家庭人口数,重点落实教育、医疗、助残等政策;“2”是从危房改造、低保托底、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等措施中选择2项以上作为对户措施,为每个贫困村贫困户量身定做脱贫帮扶计划。(农民日报)
●大庆“农机补贴”每户每年最高补贴15万。近日,《大庆市2018-2020年市辖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发布,即日起至8月31日为市辖区农机购置补贴报名阶段。今年补贴政策全面敞开,每户每年享受补贴资金最高15万元,合作社每年最高可享受200万元补贴。(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浙江省全域旅游迈入“村”时代。随着省域大景区、大花园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完善,浙江全域旅游率先迈入“村”时代。省旅游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自去年8月被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后,浙江已有19个市、县(市、区)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浙江农业信息网)
●广西农民这样混搭:甘蔗地里种花生。近日,甘蔗间作花生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广西武宣县禄新镇举行,现场测产显示,新植蔗间作的花生亩产高达146.77公斤。甘蔗间作花生,因花生具有生物固氮作用,能把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肥,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一种高效生态环保的种植方式。(广西日报)
●内蒙古近5年化肥施用量呈现负增长。近日,从内蒙古农牧业厅获悉,近5年全区化肥使用量增幅、增量持续下降。近5年来内蒙古农牧业厅还通过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科学用药三条途径推进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使全区农药使用量波动下降。(人民网)
●常州研发昆虫性信息素产品。日前获悉,常州市经开区一家科技公司研发的昆虫性信息素系列新产品,经过多年技术改良,做到了用绿色天然的方式防虫治虫,可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目前,该产品已远销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客户欢迎。(常州日报)
●江西开展含禁用农药“百草枯”专项整治行动。近日,为贯彻落实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含禁用农药“百草枯”的除草剂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在省执法总队的统一部署下,江西东乡区农业执法大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含禁用农药“百草枯”专项整治行动。(东乡区农业局)
声明:本号所发要闻由山东鲁虹智慧农业研究院依据相关媒体原文直接摘编整理,未标注明确出处的内容均系研究院原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