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生共荣不是梦
时间: 2023-09-16 17:43:04 | 作者: 乐鱼vip体育平台
5月,站在秦岭深处的黑虎垭山顶,抬眼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一望无际,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葱翠欲滴,寂寥宁静,但山涧河谷中不时传来大型机械开掘隧道和架设大型桥梁的施工轰鸣声,惊扰得不知名的鸟振翅惊飞。
这里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野生动物和森林的核心地域,而如今,从西安到成都的高铁将从这里贯穿而过,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等珍稀动物未来的命运将会怎样?中国高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否并举?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是否有科学研究成果支撑、保障与示范?
这一切,都有待科学家予以正面的回应。值得欣喜的是,正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晓民等一批科学家正在给出答案。
新建的西成铁路将贯穿陕西省中南部和四川省中北部地区。西安北至江油段线公里。整个线路穿越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菜子坪大熊猫走廊带等生态敏感区。沿线分布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林麝、朱鹮、红腹锦鸡、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吴晓民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2013年底,西成铁路全线年建成通车。西成铁路的建设无疑对于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拉动当前经济内需和灾后恢复重建,打造成都、西安成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促进关中和成渝两大城市圈的融合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最大限度降低西成铁路建设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影响,则需要科学家们开展建设期野生动物影响监测工作,依据监测结果进行科学的优化、调整、完善设计与施工,才能更好地保护沿线的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这项工作需要长期的监测与评估才能作出相关结论。”吴晓民说,目前国内外针对道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及保护技术的相关研究仍很薄弱,所幸,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默默耕耘。
从西成铁路设计开始,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一直参与相关的工作。受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吴晓民研究团队对西成铁路建设前期沿线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考察,并完成了《新建铁路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陕西段野生动物影响专题报告》,为西成铁路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依据。2010~2015年,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西安办公室的资助下,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开展了“西成高速铁路对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影响监测方案和施工前期调查”一期、二期、三期项目,其间与铁路沿线相关保护区及林业局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并完成《西成铁路沿线建设前期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开展沿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项目组于2011年还专程赴荷兰进行考察,学习国外铁路建设中相关的野生动物保护的方法与方法。另外,在铁路开工建设时,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陕县林业局等单位在宁陕县新场乡花石村举办了西成铁路施工期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培训,实施共建生态友好型施工管理示范段项目,旨在促进高速铁路建设与野生动物保护和谐发展。
2013~2016年,在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司资助下,该团队实施“西成铁路建设期对秦巴山区野生动物影响”监测,为西成铁路沿线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提供本底数据资料。
“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项目实施以来,通过野外架设的红外相机监测和日常巡查根据结果得出,目前大型动物特别是羚牛等已经逐渐适应在栖息地通过施工营地(隧道口附近和斜井周围),我们也发现了大熊猫粪便等活动痕迹。”陕西省宁西林业局动植物保护科科长徐振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专家们认为,吴晓民团队实施的项目设计切合实际的野生动物保护的方法与方法,其保护的方法呈现多元化、科学化和可操作性。
“这一项目取得初步成功,离不开当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我们的支持。”吴晓民表示,自2003年起,他的团队承担了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段)野生动物通道对藏羚羊等高原有蹄类动物的有效性监测研究项目,并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藏羚羊迁徙规律的研究”,正是有这些积累,才能有今天的一些成绩。
10多年来,吴晓民等科研人员每年两次在藏羚羊迁徙的季节,克服青藏高原野外工作中的诸多困难,利用自动录像监测、动态监测、定点监测等方式,开展了野生动物分布、数量、生活习性及其与铁路关系的监测研究,根据结果得出,野生动物通道已被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有效利用,并能逐步适应,青藏铁路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青藏铁路也在中国铁路工程建设史上成为首次为野生动物大规模修建迁徙通道的典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吴晓民团队先后多次深入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藏羚种群迁徙、产仔、栖息地特征、越冬交配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考察,并为15只西藏羌塘种群的藏羚羊佩戴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跟踪项圈。这些研究结论将是制定藏羚羊等高原野生动物保护的方法的基础及提供有效技术支撑的根本。
当然,在西成高铁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宁陕县花石村属于大熊猫等栖息地重要区域,该村支书陈二玲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高铁线路的秦岭大隧道和高架桥占用村里山坡林地,项目设计都很好,但具体标段的实施工程单位执行不到位,施工的噪音、扬灰特别是河中的饮用水污染大,影响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
这显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冲突依然尖锐,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为此,吴晓民强调,要完善政策法规和制度措施,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强化执法监督惩罚力度。
他指出,做好西成铁路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项目意义重大。秦岭是珍稀野生动物的理想家园,现有陆生脊椎动物754种,占全国种类的23.7%;国家重点保护动物80种。其铁路横跨秦岭南北坡,穿越亚热带和温带动植物分布区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西成高铁的环境保护工作不但要得到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保护区、社区百姓的重视,其建筑设计企业更应切实承担其责任。“未来该项目的成功,将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表明我国高铁建设与环境保护技术一样具有成功的创新技术体系。”
“中国的高铁要想走出去,不仅要让全世界认可中国的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更要让他们看到,我们也拥有相对成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吴晓民说。
上一篇:202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