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土地管理法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征地补偿标准有新变化
时间: 2023-12-30 16:26:01 | 作者: 乐鱼vip-旗舰产品
土地管理法征地补偿标准一直备受大家的关注,2021年7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跟原来土地管理法相比,在宅基地管理、征地补偿、耕地地保护上有了修改,现在新土地管理法2021年9月1日起施行,那新的征地补偿有哪些新变化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土地管理法细化土地征收程序,设立征收土地预公告制度,规范征收补偿,规定有关费用未足额到位的不得批准征收土地,保障被征地农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具体变化如下:
1.需要征收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认为符合《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应当发布征收土地预公告,并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征收土地预公告应当包括征收范围、征收目的、开展土地现状调查的安排等内容。征收土地预公告应当采用有利于社会公众知晓的方式,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发布,预公告时间不少于十个工作日。自征收土地预公告发布之日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拟征收范围内抢栽抢建;违反规定抢栽抢建的,对抢栽抢建部分不予补偿。
土地现状调查应当查明土地的位置、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权属、种类、数量等情况。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当对征收土地的社会稳定风险状况做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点,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当有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参加,评估结果是申请征收土地的重要依据。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土地现状调查情况,组织自然资源、财政、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当包括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方式和标准、安置对象、安置方式、社会保障等内容。
3.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拟定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公告时间不少于三十日。
征地补偿安置公告应当同时载明办理补偿登记的方式和期限、异议反馈渠道等内容。
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拟定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听证。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听证会等情况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后,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示范文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对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完成本条例规定的征地前期工作后,方可提出征收土地申请,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应当对征收土地的必要性、合理性、是不是满足《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为了公共利益确需征收土地的情形还有是不是符合法定程序进行审查。
6.征收土地申请经依法批准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发布征收土地公告,公布征收范围、征收时间等具体工作安排,对个别未达成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的应当作出征地补偿安置决定,并依法组织实施。
7.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征收农用地的土地征收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并制定土地征收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分配办法。
社会保障费用大多数都用在合乎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单独列支。
申请征收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落实土地征收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农村村民住宅以及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社会保障费用等,并保证足额到位,专款专用。有关费用未足额到位的,不得批准征收土地。
“庄家共享农庄”遵循集体土地改革“三权分置”原则,在不改变农民和集体资产产权权属的前提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分散的闲置农宅资源基于大数据来优化配置,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城乡的空间供需优化匹配,并与村集体合作引入民宿度假,康养体验,文创文旅等绿色产业,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引导和促进城乡文化融合与资源流动,促进市民与产业经营者对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发展的潜在能力的全新认识,吸引新的产业业态与消费资本投资乡村。通过“共生”性的融入乡村,在尊重当地民俗、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带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经济,以此来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壮大,农民增收的目标。
未来,“庄家共享农庄”本着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安享“一宅一院一地”美好田园生活的愿景,将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大、最专业的闲置农宅全产业链(资产管理、大数据运营、流转交易、产业运营)服务平台,怀揣共生,共享,共赢的价值观,成就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