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高标准农田背后的数智密码_乐鱼vip体育平台下载_乐鱼vip下载/乐鱼体育平台

全国服务热线:18329589137

  • 探寻高标准农田背后的数智密码

    时间: 2023-09-18 22:55:57 |   作者: 乐鱼vip体育平台下载

      2019年至2022年,济宁市由农业农村部门“五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评价、上图入库)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面积分别为42万亩、58万亩、85.7万亩、87万亩,投资金额分别为5.46亿元、8.7亿元、12.855亿元、16.965亿元。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面积681.7万亩,已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基本全覆盖。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是重大民生工程,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基础作用。近年来,济宁市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耕地建设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取得显著成效。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中,济宁市是怎么做的?积累了哪些经验?农民从中如何受益?近日,记者深入济宁市部分县(市、区)进行采访,走在田间,只见昔日不规则、零散发展的农田,逐渐呈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高产田、增收田,高标准农田绘就了农业发展好“丰”景。

      5月19日一大早,汶上县苑庄镇演马村种粮大户荣维振边吃饭边在手机上查看麦田的基本情况。“若地里缺水了,手机上的智慧系统会给出提示,我只需要点开手机上的智慧农业云平台软件,选中水井信息,按下确定键后,就能远程操控数字化智慧农田里的智能灌溉系统来进行喷灌作业。”今年56岁的荣维振是镇里有名的种粮大户,他目前已在苑庄镇流转了2000多亩耕地,其中有1000多亩地是高标准的数字化智慧农田。传统的农活由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太阳能灭虫灯等智能设备代劳,农户坐在家里也能通过系统及时查看麦田的“一举一动”,下达管理指令。“这么大一块田,我一个人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完成管理,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荣维振感叹道。

      站在荣维振负责的高标准农田水泥路边,一块数米高的电子屏格外引人瞩目,屏幕上显示着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包含的机井灌溉监测系统、项目建设监管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等。据该平台技术负责人王薪婷介绍,平台集监控、信息采集、设备管理等功能于一体,为该镇1.5万亩高标准农田提供高效服务。一方面能够监测机井、水泵等设备的运行信息,及时有效地发现、排除设备故障。另一方面通过土壤墒情监测设备中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指导农民对农田进行科学灌溉。

      “当前,正值小麦灌浆期,灌浆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所以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好灌浆水。”荣维振说。得益于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他能实时了解到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如果有地方缺水了,通过手机app输入需要补充的水量,机器就能精确地把需要的水量喷洒到田里,改变了以往用水管漫灌的传统灌溉方式,方便了很多。苑庄镇农业办公室主任黄海龙和记者说,智慧农田系统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种植相结合,以此来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定时定量管理,根据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合理分配资源,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优质环保,让“坐在家里种田”成为了现实。

      走进兖州区新兖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牛楼片区,微风拂过,沃野里荡起层层麦浪,一根80米长的“铁臂”伸展,水雾喷涌而出,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种粮大户赵新成正在为承包的1500多亩小麦浇水。“有利的灌溉条件是小麦丰收的保障,以前都是人工浇水,两个工一天才能浇五六亩地,不仅工价贵,效率也不高。”说到灌溉浇地,有十多年种地经验的赵新成相当有发言权,自从有了智能喷灌,这一架指针式喷灌机一天就能把100多亩地全部喷灌完,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土地效益明显提升。

      “我能够准确的通过麦田的需水量调节喷灌机的速度和水量,那边的管理房里还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机,能把水肥混合,浇水施肥一步到位,不仅快,还省水省肥。”赵新成边说边算起了经济账:“小麦生长期要浇4至5次水,还要上肥、打药,每次的人工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现在的水肥一体化智能喷灌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工,还能根据系统提供的需肥情况做精准施肥,化肥使用量也明显减少。同时,地里还不用留畦背,有效增加了种植培养面积,综合下来,每亩至少能增收400元。”

      “我们创新建设的水肥一体化智能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将农田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能够准确的通过土壤水分、养分及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需肥情况,设定相应配方与参数,实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农户也可根据田间监测点反馈的气象、墒情、农作物长势等情况,利用手机App随时随地远程进行灌溉、配方施肥,节约了人力和时间,实现了精准灌溉、精准施肥,提高了水肥利用率。”据兖州区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秀川介绍,兖州区坚持高标准规划,全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全面实施机电井+射频器自动化控制+PVC管道灌溉工程,形成指针式喷灌、地埋式伸缩喷灌、卷盘桁架式移动喷灌三种智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目前已建成示范基地5000余亩。

      济宁市坚持把高效节水作为农田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全覆盖的原则,在平原地区普遍推行了管灌高效节水,解决了从水源地到田间地头的节水问题。针对土地流转加速,适度规模经营渐成主流的土地经营方式变化,济宁市引导种植大户对节水设施做改造升级,利用先进技术装备,发展现代节水农业。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有723个家庭农场、1329个合作社参与高效节水改造升级,共拉动社会资本投入2.1亿元。指针式喷灌、桁架式卷盘喷灌、自动伸缩喷灌、滴灌、微喷等一批先进节水灌溉设施被大范围的应用,逐步实现农田灌溉高效节水全程化。

      高标准农田项目须“三分建七分管”,“重建轻管”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为全方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在建工程质量,破解已建工程建后管护难题,促进工程质量闭环管理,去年年底,济宁市出台了《关于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运行管护机制的实施建议》(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建立了“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使用者自护、受益者参与”的工程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及时开展资产移交,明确细化使用主体和行政主体双责任,按照受益者自护原则,将生产设施管护责任明确到户到人,并按照属地原则,明确村、乡、县行政主体管护责任。

      同时,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规范农田灌溉水电费使用管理,以村或乡镇为单位采取物业外包方式委托第三方,对生产设施做维修维护,做到日常管护“有钱管、有人管”。其中,兖州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发改局、财政局、水务局出台了《关于济宁市兖州区农业灌溉区域实行农业供水终端计量水价的通知》,同时印发了《关于规范农田灌溉水电费使用管理的意见》,要求农田灌溉水电费由村集体统一收缴,建立专门台账,大多数都用在上缴电力部门电费和发放农田灌溉用水用电管理人员工资以及农田灌溉、排涝等农田设施工程的维修维护,为项目建后运行管护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工程管护“无钱办”难题。

      2022年以来,为破解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难题,济宁市创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保障保险。保障保险最重要的包含两项内容:一是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的再监督、再监理;二是因不可抗力等造成重大损毁,单靠基层组织或单个农户无力修复的生产性设施和无法确定管护责任到具体农户的公益性设施(道路、沟渠、桥涵等)由保险机构负责维修维护。据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副科长李猛介绍,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济宁市实现了保障保险试点的全覆盖,成为全省唯一全域推进保险试点的地级市。2019年以来的已建项目全部纳入工程管护保障,2022年在建项目全部实施质量跟踪保险。市级财政列支资金300万元,对开展保险试点的县(市、区)进行奖补,极大地调动了县级积极性,拉动县级财政投入3025.3万元开展工程质量保障保险。2022年10月,兖州区成功开出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保障及运行管护保险“第一单”。

      田里的肥是农民的“宝”,济宁市有近百万亩农田环绕南四湖生态保护区,农田退水对南水北调水体存在污染隐患。鱼台县地处济宁市滨湖涝洼地区,有30余万亩农田环绕南四湖生态保护区。近年来,鱼台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按照“容纳、节制、净化、循环利用”的理念,积极探索农田退水内循环模式,截至目前,鱼台县30余万亩稻田退水全部实现了水系内循环。近日,记者走进鱼台县王鲁镇,实地探索“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诀窍。

      “原来稻田里的水都往河里排,河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显而易见,这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之一。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必须确保‘肥水不外流’。”据鱼台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工作人员卜凡伍介绍,以王鲁镇举例来说,该镇北有惠河,南有西支河,经过综合治理,河水变清了,水质提升了,河两岸的景色也变美了。

      记者在位于王鲁镇的济宁裕米丰生态农业基地看到,不同于普通高标准农田,该基地建设秉承“外封闭、内循环、尾水零排放”原则,构建了由沉淀池+过滤坝+曝光池+过滤坝+生态净化池组成的“三池两坝”尾水净化工程,通过两个提水泵实现了尾水经沉淀过滤、曝气增氧、微生物降解及生态修复等作用,降低水体中的COD、氨氮、总磷、总氮等含量,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同时避免了对旁边的环境的影响。

      “‘肥水不流外人田’靠的就是这个内循环系统。”卜凡伍和记者说,近年来,鱼台县强化渠系建设功能,结合小湿地建设,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按照水系内循环路线要求,在现有排灌系统基础上,制定农田退水内循环路线,开挖新渠、过路涵管等辅助工程,扩大主干支渠水体承载量,并形成相互联通的系统。通过合理设置节制闸,控制水的流向,在主干渠两侧内,培植吸收、净化功能强的植物,对水体进行过滤净化和吸收净化,改善农田退水水质。对主干渠储存的农田退水,利用沿河湖大型排灌站和地下沟渠系的泵站,在农田用水时优先抽取地下沟渠系中的水进行浇灌。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鱼台县累计完成新建维修泵站20座,新建桥涵闸721座,修缮桥涵闸7座,硬化沟渠111.58千米,沟渠清淤420.81千米,新建生态沟渠15千米。同时,全县沿河湖排水闸门实行全封闭管理,有很大效果预防了农田退水直接入河湖。

      为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排灌便利优势,鱼台县因地制宜,利用高标准农田推广稻(藕)虾等综合种养技术,不仅仅可以有效地保障农业产品的安全性,水稻(藕)和小龙虾的品质也能获得提升。小龙虾可以摄取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能够不用或者降低农药投放量。小龙虾的排泄物又能够更好的起到肥田的作用,能够降低化肥投放量。在保障不影响水稻(藕)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稻(藕)田进行小龙虾水产养殖,促使农业生产模式向绿色和无公害转型发展。据估算,这种种养技术使稻田回水总氮下降25%以上,氨氮下降30%以上,总磷可下降20%以上,达到了“一田两种、一水两用、效益同增”的目的,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的双赢。

      健康有序推进“五个振兴”、聚焦七个“提档升级”!山东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

      2023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经验交流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接会在曲阜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