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运城市2022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时间: 2024-02-04 18:13:04 | 作者: 农业智能
原标题:运城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运城市2022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为补齐“三农”短板,扎实做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实现我市“藏粮于地”的战略目标,现制定《运城市2022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并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为深入贯彻原农业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农农发〔2015〕5号),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着力提高我市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耕地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近年来,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习明白准确地提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总理强调“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实行特殊保护,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这些重要论断和部署,充分阐明了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是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农业高水平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是促进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市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人多地少促使农业生产从始至终坚持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迫使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作业,加之有机肥与化肥用量失衡、耕地土壤生物种群比例失衡、耕作层变浅等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较低,造成耕地质量状况堪忧、基础地力下降。因此,亟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培育健康土壤,提升耕地地力,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 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现实要求。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中央明确要求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鲜明的提出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守住这个战略底线,前提是保证耕地数量的稳定,重点是实现耕地质量的提升。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还将占用一些耕地,巩固粮食产能,尽快培育新的生产动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仍然非常大。因此,务必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提升耕地质量,切实做到“藏粮于地”。
(三) 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是打造运城特色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打造现代农业强市是我市农业发展的亮点。而现代农业的基本要素是先进物质装备、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的有机结合,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逐步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利用水平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的过程。目前我市农业经营方式及粮食生产仍以传统的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经营管理粗放,社会化技术服务程度难以满足规模开展的需求。随着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壮大,通过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使农田具有较高的技术承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必将为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树立耕地保护“质量并重”和“用养结合”理念,坚持生态为先、建设为重,以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改造区域和占补平衡补充耕地为重点,运用新科学技术手段,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推进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奠定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服务我市乡村振兴战略。
在严格保护耕地数量的同时,更看重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推动各级政府落实“质量红线”政策,划定耕地质量保护的“硬杠杠”。
根据不一样的区域耕地质量现状,分析主要障碍因素,集成组装治理技术模式,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取得实效。
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设计相衔接,以粮食功能区为重点,连片建设、建一片成一片。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持之以恒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创新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机制,发挥政府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合力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格局。
今年,全市将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40万亩以上。到2020年年末,全市已建和在建高标准农田面积将达到500万亩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获的提升,全市耕地质量等级稳步提高。
统筹当前和长远、生产和生态、工程和工艺、农机和农艺,突出“改、培、保、控”四字要领。“改”就是改良土壤,针对耕地土壤障碍因素,治理水土侵蚀,改良盐渍化、沙化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进耕作方式与培肥方式。“培”就是培肥地力,通过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通过粮豆轮作套作、固氮肥田、种植绿肥,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持续提升土壤肥力。“保”就是保水保肥,通过平田整地、修筑地埂,减少水土流失,实现保土、保水、保肥;通过深耕深松加厚耕作层厚度、打破犁底层,推广保护性耕作,改善耕地理化性状,增强耕地保水保肥能力。“控”就是控污修复,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不合理投入,阻控重金属、抗生素和农药残留危害,控制农膜残留,防治耕地污染和土壤生物多样性退化。
根据我市自然地理条件和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突出耕地土壤类型和改良利用主攻方向,将全市分为4个耕地类型区。结合区域农业生产特点,针对耕地质量明显问题,因地制宜开展耕地质量建设。
包括汾河河谷地带和涑水河盆地两个区域。汾河河谷地带位于境内北部,属临汾盆地的末端,北依吕梁山,南靠峨嵋岭,呈带状分布,涉及新绛、稷山、河津等3个县(市)31个乡镇341个村;涑水河盆地位于中部,北接峨嵋岭,南抵中条山,东起绛县大交镇,西达永济黄河滩,涉及绛县、闻喜、夏县、盐湖、临椅、永济等6个县(市、区)的74个乡(镇、办事处)912个村。该区域占到全市总耕地面积的4成。
主体问题:该区耕地质量主体问题是灌排不配套,灌溉水利用率低;复种指数高,重用轻养,农田养分失衡,耕作层变浅,部分黄灌区土壤沙化,地力下降潜在风险大。
治理措施:围绕大水网建设,合理开发与配置水资源,大力实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推广管灌、防渗渠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配套实施“两改一增”、“两茬还田”。“两改一增”即在地下水超采区改井灌为井河两灌,改地面漫灌为管灌、防渗渠灌溉和喷(滴)灌,并应用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在城郊肥源集中区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周边建设有机肥厂,增施有机肥。“两茬还田”即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实现夏免耕秋深耕。
包括峨嵋岭、鸣条岗、中条山前洪积扇等丘陵地区,其中以横亘于汾河河谷与运城盆地之间的峨嵋岭面积最大,位于盆地中部的鸣条岗面积较小,山前洪积扇主要分布在中条山的南北两侧,主要涉及盐湖、临猗、万荣、河津、稷山、新绛、绛县、闻喜、夏县、芮城、平陆等11个县(市、区)88个乡(镇、办事处)1222个村。该区域占到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成。
主要问题:该区域耕地质量主要问题是耕地立地条件差,水资源利用率低;农田灌排系统不配套,防涝抗旱能力不强;重用轻养,农田养分失衡,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
主要治理措施: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主攻方向,实施拦河修坝、两茬还田、绿肥种植。“拦河修坝”即建设拦河修坝等小型水源工程,充分的利用地表水,积极推广雨水积蓄,增加抗旱水源。“两茬还田”即在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种植区,推广小麦、玉米或麦、豆两茬还田。“绿肥种植”即在一年一熟种植区,充分的利用光热资源,因地制宜种植绿肥,实行翻压还田。
包括中条山和吕梁山两大部分。涉及新绛、稷山、河津、绛县、垣曲、平陆、闻喜、夏县、运城、永济、芮城等11个县(市、区)77个乡镇747个村。总耕地面积120 余万亩。
主体问题:该区域耕地质量主要问题是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农田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贫瘠,土体干旱,自然降水利用率低。
主要治理措施:以水土保持为主攻方向,实行“建、培、改”相结合。“建”就是修建梯田、治理沟坝地,完善排水系统,沟头、边坡种植防护林带,增加植被覆盖率,变“三跑田”为“三保田”。“培”是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因地制宜种植绿肥、施用土壤熟化剂等措施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改”就是改粗放经营为精耕细作,大力推广等高种植、集雨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
包括黄河沿岸大大小小数十块滩涂,共涉及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等8个县(市),滩涂面积65.8万亩,绝大部分分布在河津、万荣、永济、芮城等4个县(市)17个乡(镇)115个村,是全市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本区域总耕地面积35余万亩。
主体问题:该区域耕地质量主要问题是土壤质地较砂、盐渍化严重,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
主要治理措施:在盐碱地采取灌水压盐、挖沟排盐、农艺抗盐、化学改盐、耕作压盐(秋深耕、春浅耕)、生物降盐以及膜下滴灌等技术措施,减轻盐碱危害,提高生产能力。在土壤质地较砂地块通过人工客土、因土种植,粮草轮作、多途径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各县(市、区)要在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进行耕地地力培肥。要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每县建设1~2个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地力培肥示范区。涑汾平川区,重点实施“两茬还田、深松深耕”;峨嵋台垣区,以“两茬还田、绿肥种植”为重点,实现光热水资源高效利用;中条吕梁山区,重点实施“固土保水、改土培肥”;黄河滩涂区,重点实施增施有机肥、粮肥轮作、盐碱地改良等。
重点是化肥农药减量控污和白色(残膜)污染防控。一是以化肥减量增效项目为抓手,积极地推进“四替代两培育”减肥措施,实现2022年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稳步提升,全市农业化肥总用量持续消减。二是坚持“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深入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技术,逐步的提升农药使用效率,实现农药用量消减。三是白色(残膜)污染防控。持续推进农用薄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做好农膜污染源头控制,加强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地膜、棚膜、反光膜等回收利用,圆满完成全年农膜回收率达82%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全方面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2022年,每个县(市、区)要确定1-3个乡(镇)作为试点,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重点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理化性状。一是秸秆还田。利用秸秆禁烧政策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引导农民积极应用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实现土壤肥力的提升。二是增施有机肥。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持续推进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不断的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让畜禽粪污变废为肥,同时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增施有机肥。三是科学施用化肥。利用农业生态保护补助资金,扎实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综合测土和田间试验数据,示范引导农户按需施肥、精准施肥,为广大农户和科学施肥示范主体提供科学施肥配方,实现各种养分的合理搭配,一直在优化土壤化学形状。四是深耕整地保水保肥。充分的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艺措施资金实施深松耕,同时各县农机部门要积极发挥深松翻补贴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自行开展深松翻,通过3年一次的深松翻行动不断的提高耕地物理性状。
完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组织并且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一是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布局及种植制度、管理上的水准、生态环境等条件的差异,在全市13个县(市、区)设立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1378个(含国家长期定位监测点12个,化肥减量增效项目1006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360个),开展耕地地力监测和肥效长期定位监测。二是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在县域耕地地力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区和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对耕地立地条件、设施保障条件、土壤理化性状、生物群系、环境状况和耕地障碍因素做全面调查,综合评价耕地质量等级,发布相关报告。
严格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责任,守住耕地质量红线。各级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耕地质量建设投入,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鼓励引导生产者,特别是新型经营主体采取用地养地结合的措施,保护耕地质量,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开展协作,对一些重点区域开展联合攻关,攻克技术瓶颈,集成组装一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技术模式。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提高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耕地质量保护和科学施肥技术应用能力。
落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各地要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积极争取财政等部门的支持,扩大耕地质量建设资产金额来源,增大资金规模。创新投入机制,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政策性金融资本投入,引导商业性经营资本进入,多方合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组织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耕地质量保护的重要意义,推广和培育用地养地的典型经验和经典人物,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的良好氛围。积极打造精品工程,组织并且开展不同规模、不一样的现场观摩活动,宣传发动,引导农民,推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的全面深入开展。
上一篇:现代耕作制度破解农业发展难题